京东市值一年蒸发700亿怎么回事_为什么蒸发那么多钱

作者:佚名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9 12:52:29  

京东市值一年蒸发700亿怎么回事_为什么蒸发那么多钱
 
双十一、京东、刘强东的日子可以说并不容易。当年初,当东哥强势宣布回归时,很多人都充满了憧憬,尤其是京东的股东。他们热泪盈眶,兴奋不已。他们都期待着东哥的辉煌。
 
 结果,JD.COM在香港的股市从年初的200多跌到了现在的100多头,而在美国的股市则从60跌到了20.JD.COM的总市值也从原来的1000多亿美元跌到了300多亿。
 
 11月15日,京东股价上涨7.04%,每股报收28.59美元,总市值一夜之间增加29.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亿元)至449.98亿美元。
 
 这与当天晚上京东提交的第三季度成绩单无关。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京东营收同比增长1.7%至2477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6%至93亿元,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3.1%至79亿元。
 
 外界对这份成绩单的评价是,超出预期,京东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
 
 整个2023年,对于京东来说是大刀阔斧改革的一年,刘强东不光调整了战略,重拾低价利器,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目标还在不断地调兵遣将。
 
 发布三季报的同时,许冉又被委以重任,这个今年5月刚接下京东集团CEO一职的女高管,短短6个月后又接下了京东零售CEO的职位,足以说明刘强东对她的信任。
 
 据36氪报道,这个任命表明京东“在持续推动成本效率战略”,并希望加强核心零售业务和其他版块的协同。而许冉曾负责京东零售财务工作达2年,内部对她的评价是“对零售业务和管理非常熟悉”。
 
 “消费者需要的不是绝对价格的低,需要的是品质和服务双重提高下的价格低”,在电话会的尾声,许冉再次重申了京东对于“低价”的认知。在此前,刘强东也强调过,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没有低价的1.或者没有品质和服务的0.都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低价。
 
 在京东看来,为了所谓的“全网最低价”而忽略基础的服务和品质,无疑是一种短视、没有前景的低价。
 
 
 “三毛五理论”才是京东低价的基础——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只会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
 
 “第三季度,京东取得了稳定的收入表现,利润水平达到历史新高。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价格竞争力和平台生态建设方面的积极努力和供应链优势。”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冉在财务报告中说。
 
 根据JD.COM战报的数据,今年11.11全周期,JD.COM采购销售直播间的第一次直播创造了观看超过1000万的纪录,整个销售超过35万件,50件商品上线,直到双11结束,采购销售直播间的总观看人数已经超过3.8亿。此外,低调的100亿补贴在开场不到4分钟就轻松突破1亿。
 
 为了实现长期的低价,我们仍然需要回到最初的基本技能。低价不是简单的挤压,也不是盲目的牺牲,而是与行业上下游合作“挤压水”,优化各方面的效率到最合理的范围。
 
 纵观消费历史,能够全年实现低价格的品牌总是将上下游效率优化到极致。几十年没有涨价的可口可乐,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年年上涨的危机。不涨价的唯一秘诀就是把生产线、供应链、人力物流的效率提高到远远超过同行的水平。
 
 对京东来说,低价不仅是赶上同行的竞争手段,也是一个巧妙的竞争障碍。在低价的基础上,京东在仓储和物流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无论是“211限时达”还是京东PLUS会员的“无限免邮”,都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结果。
 
 从毛利率也可以看出,第三季度,随着核心业务放缓,京东毛利率同比持续扩张,也表明其低价格是由供应链能力和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实现的,而不仅仅是通过强有力的粗放补贴。
 
 良性循环是徐冉在电话会议上多次提到的关键词。在她看来,良性循环是当用户体验良好时,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自然流量,产生更多的销售,最终产生更多的利润。JD.COM可以拿出一部分新的利润,继续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京东市值一年蒸发700亿 京东市值已经不及拼多多1/3。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即使重走低价路,京东的利润雪球也只会越滚越大。

阅读排行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