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确诊幼儿急疹要做什么检查

作者:佚名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17 17:13:14  

很多人看到宝宝得了急疹,非常担忧。那么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不妨和小编 看看吧!

幼儿急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病毒引起的

幼儿急疹目前已知的是由两种人类疱疹病毒HHV-6和HHV-7所引起的,不过幼儿急疹的症状只是一种免疫反应,所以与其说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如说是“和病毒接触引起的”更加准确。

HHV-6和HHV-7是很常见的病毒,成人携带这种病毒的几率很高,无症状的成人患者就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所以几乎每个婴儿都要经历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一般多发于6个月之后,是因为婴儿出生时会携带母体中的HHV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所以说,6个月之后这些抗体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再遇到病毒时就必须通过免疫反应(即发病过程)刺激免疫系统自己产生抗体,所以幼儿急疹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

2、风热湿邪引起的

中医认为,幼儿急诊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湿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幼儿急疹发病实例全过程

1、出现发病症状 

孩子突然发烧,体温上升很快,在39度左右,甚至更高;不咳嗽,不打喷嚏,鼻塞也不明显;宝宝胃口不太好,精神也不太好,有点吵闹;去医院检查,抽血化验,血象不高;嗓子有点红,心肺音正常(没有明显的炎症指征)。

用了退烧药后,体温可以恢复正常,宝宝精神又恢复很好很乖,但药效过后(大概退烧后4到8小时),体温又迅速上升,如此反复。对于喂药困难的宝宝,应该选择肛门给药,物理降温,多喝温开水。

在第三天开始出现腹泻的症状,但是不呕吐,这点很重要,可以区别于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次数大概在一天5-6次,呈消化不良状。

2、出疹

在第三天白天脖子处有点红,下午用了退热栓后烧退,但晚上10点又开始发烧,这次体温不高,大概在38.5以下,物理降温,没有用药,第二天早上便发现胸背,脖子上很多疹子。疹子很象痱子,每颗周围都有红晕,因而连成片,按压红晕,可消退。

(幼儿急疹不会分布在肘关节和膝关节以下,实际上,四肢包括手心脚心都会出现,连手指头上都有,只是数量规模不如背部而已。)

第四天是出疹的高峰期,宝宝这一整天都很吵,很烦躁,夜里,身上的疹子开始突起来了,摸着硌手。第五天,在四肢部位出现疹子,但宝乖了一些,期间有一点低烧,至手心脚心出现疹子后,已全部出齐,不再发烧了,宝宝的精神食量都很好了。

3、疹退

第六天晚上疹子已经慢慢平了,不再凸起,脸部和四肢红色也褪了不少,但背上还是很红,宝宝又恢复了往日的乖巧可爱。

确诊幼儿急疹要做什么检查

确定诊断主要依据是血清抗HHV-6和抗HHV-7抗体的检测,也可进行病毒分离或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DNA。

1.血常规检查

在发病的第1~2天,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发疹后则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最高可达90%以上。

2.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是HHV-6、7型感染的确诊方法。HHV-6、7型可在新鲜脐血单核细胞或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增殖。但需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IL-2、地塞米松等物质。感染细胞在7天左右出现病变,细胞呈多形性、核固缩、出现多核细胞。感染细胞出现病变后还可继续生存7天,未感染细胞则在培养7天内死亡。由于病毒分离培养费时,不适于早期诊断,一般只用于实验室研究。

3.病毒抗原的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4.病毒抗体的测定

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7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7感染的存在。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长时间。但由于疱疹病毒之间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疱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抗体增高,可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加以鉴别。

5.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7DNA。由于HHV-6、7均存在潜伏感染,因此有时检测出病毒的DNA,并不能确定处于潜伏状态或激活状态。可用定量、半定量PCR来测定DNA的量,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高浓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动性感染的存在。

阅读排行榜

热门推荐